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鉴悟,雅有武略,公等所知,朕故委之台鼎。”(《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第9页 :
第二,主持修订律法。长孙无忌还做过一件大事,影响深远——主持修订律法,唐代建国之初,一切典章制度都沿袭隋朝,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从武德七年开始,唐朝制定了自己的律令典章,但是还不完善,太宗即位后立即开始制定新的律令,《资治通鉴》记载说:“上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与学士、法官更议定律令。”(卷一九二)这就是所谓“贞观律”,贞观律的制定长达十一年,比较完备。到了唐高宗即位之后,再次对法律进行修
正,并且增加了司法解释,形成了著名的《唐律疏议》。主持者不是别人,还是长孙无忌。千万不要小瞧这个事,《唐律疏议》是所谓“中华法系”的奠基石,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那都是它的徒子徒孙,日本、朝鲜的法律也是模仿它的。人都说罗马帝国之所以名垂千古,不是因为它那个战无不胜的军团,而是因为它给世界留下了一部《罗马法》,他们有《罗马法》,我们有《唐律疏议》,这是长孙无忌对历史的贡献。
第三,时刻维护太宗利益。唐太宗一生以善于纳谏而著称,但是也有人总是顺着他,长孙无忌就算一个。他对唐太宗的态度跟别人就是不一样,别人对待太宗的忠,是对国家的忠,以国家利益为重。他对太宗的忠,是对太宗个人的忠,以维护太宗私人利益为重。太宗屡次让臣下给自己提意见,长孙无忌回答说:“陛下武功文德,臣等将顺之不暇,又何过之可言!”
您太圣明了,我们顺从还来不及,哪里说得出什么过失。
后来在伐辽东的战争中,长孙无忌再次体现出他对太宗个人利益的维护。当时战争的形势是这样的:太宗御驾亲征辽东,长孙无忌等随行。辽东早寒,中原军队冬天待不住,一定要在秋季结束之前战胜敌人。可是,敌人在辽东地区设立了许多山城,一座接一座地打,很浪费时间,当时有人提议干脆绕过这些据点,出奇兵直取敌人腹地,长孙无忌站出来反
对,他说:“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天子亲征,安全最重要,跟一般将领打仗不一样。所以他建议按部就班,逐步推进。结果这场战争成了一场窝囊仗,唐军没有输过任何一场战役,但就是把时间耗费完了,最后冬季来临,不得不撤离。元代历史学家胡三省评价说:“太宗之定天下,多以出奇取胜,独辽东之役,欲以万全制敌,所以无功。”(《资治通鉴音注》)这是谁的过错?长孙无忌起码要担负部分责任,面临问题,他首先想到的是怎么维护太宗利益,国家利益被放在了第二位。
所以您千万不要以为唐太宗手下都是魏徵式的直臣,非也。太宗手下也有长孙无忌这样善于维护他利益,有时甚至拍他马屁的人,中国历史上的所谓明君其实都是用人高手,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用各色各样的人,善于让各种人为我所用,维护朝廷的平衡。只能用一种部下,只喜欢一种部下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第四个原因;太宗交托未来。
图画凌烟阁把长孙无忌放到第一位,还有个原因就是借此烘托其地位,把太子交托给他。不管最后谁做太子,承乾也好,李泰也好,李治也好,那都是长孙无忌亲外甥。画像之后两个月,就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子齐王祐在齐州谋反被镇压,太子承乾听说之后很不屑,齐王算什么,我离皇宫一墙之隔,以后你看我的。结果这话被人揭发。太宗勃然大怒,命令将承乾抓起来,命令长孙无忌等对其加以审讯。
那么此时形势对魏王李泰很有利了,承乾倒了,舍我其谁。不过这阵子他也有个担心,担心什么呢?朝臣中有人支持他,但也有人反对他,谁呢?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倾向立晋王李治。这时魏王做了一件糊涂事,他私下跑去恐吓晋王李治,他对李治说:“汝与元昌善,元昌今败,得无忧16乎?”(《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什么意思呢?元昌指的是汉王元昌,太宗的兄弟,他和太子承乾是一伙的,已经被抓起来了。魏王拿他吓唬李治,意思是小心办你个谋反大罪。这招实在是一个昏招,起不到任何作用。李治这个人历来胆小,听了魏王这个话真的被吓住了,在太宗面前侍立的时候面带忧色。太宗觉得不对劲,逼着他说出了实情,李治原原本本一说,太宗恍然大悟:李泰实在是个阴谋家,绝对不能立他,再加上事先审讯承乾时承乾也说了,自己的谋反纯粹是被魏王逼的,自己与魏王不共戴天。所以太宗说:“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旧唐书濮王泰传》)承乾和魏王哪个也不能上台,承乾不是个东西,魏王上台则承乾和李治都活不了,只有立了晋王李治,承乾和魏王才可能都活下去。
第10页 :
所以,太宗最后的决定是立晋王李治为太子。
这事让人感慨万千啊。要知道,在争位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多少人都被卷进来了,而最与世无争的就是晋王李治,他完全是无欲无求,太宗最开始也没注意他。斗争到最后阶段都白热化了,立谁都不合适,扒拉扒拉一看,就这小子表现好,一点都不争权夺利,得,立他吧。这叫什么?这就叫“不争是争”,是争夺的最高境界,正如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不争,可以让争夺双方都接受你;不争,可以体现高风亮节。最后,这个不争的晋王李治成了笑到最后的人。人生在世,难免竞争,但是竞争一定要急赤白脸吗?一定要气急败坏吗?李治给了咱们另一个答案。
立李治为太子的一幕颇为戏剧化。当时朝会结束,其余大臣都退出了,太宗留下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四个人,然后忽然难过地说:“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什么叫“三子一弟”?三子指的是齐王祐、太子承乾、魏王泰,一弟指的是汉王元昌。这些家伙都叛乱谋反,我不想活了,于是竟然拔出佩刀要自刺,长孙无忌等立即冲上去抱住他,把佩刀夺下来了。这就是演戏,咱们知道皇帝和大臣议事,大臣离皇帝且有段距离呢,太宗要真想自杀早一刀捅进去了,这就等着你们上来夺刀呢。褚遂良把刀夺下来,顺手把刀交给了在一旁的晋王李治,看到没有,李治在场,说明什么?说明太宗名义上是和大家商议太子人选,实际上早已内定了。
长孙无忌跟太宗说,您究竟打算怎么样啊,您别吓唬我们啊。太宗说:“我欲立晋王。”(《资治通鉴》卷一九七)长孙无忌立即回答:“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听到此话,太宗转过头来对李治说:“汝舅许汝矣,宜拜谢。”(《资治通鉴》卷一九七)你舅舅已经许诺你当太子了,还不拜谢。李治立即对长孙无忌行大礼。
这些重臣都在场,太宗特地向李治强调长孙无忌的重要性,强调你这个太子是你舅舅许诺的。为啥?还是那句话,人家是一家人,关键时刻其他重臣都赶不上长孙无忌的重要性。
可是太宗当天晚上又后悔了,他想立另一个儿子吴王恪。吴王恪不是长孙皇后亲生的,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旧唐书》说他“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吴王恪很有才干,太宗认为他像自己,喜欢他。舆论也倾向他。可是他那个血统让人难以接受,他是隋炀帝的外孙,所以长孙无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力劝唐太宗收回这个想法,还是坚持原来的人选——晋王李治。你看此时这个舅舅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太宗最终下定决心,召集在京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宣布废承乾、李泰,立李治为太子。从此长孙无忌就有了另一个使命——保护李治。
四季雀歌(gl,纯百,年龄差) 致命弯道 饕餮在机甲时代(耽美未来文) 继承百栋楼后我退圈收租 犹为青河照闲阳 嫂嫂,你怀的宝宝是我的 暴君的绝世丑妾 乱世红颜梦+番外(给力文) 大明左道 错位gl (abo) 淡极始知花更艳 不朽狂神 绿岸之门 漠漠轻乔栖君画 穿成偏执男主的白月光师姐 请问您哪位? 终难忘 秋夜雨寒 放开那个队长,让我来[电竞] 千秋雪致万里船 网恋心动指南
18岁那年,我娘被我爹打死,然后我爹娶了个和我一样大的后娘进门。7天后,我娘爬出棺材,敲开了我父亲的门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大家看的时候记得先登陆(QQ号直接登陆就可以了!)然后点一下封面下面的推荐按钮!加更规则200个钻石加一更!单独打赏两个玉佩加一更!一个皇冠加五更!关键词阴娘最新章节阴娘小说阴娘全文阅读...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觉醒来发现身边多了个没穿衣服的美女,这个美女竟然是金庸笔下的黄蓉。而且还是少女时期的黄蓉。莫名其妙的得到了黄蓉的身心,有些木讷的小人物顿时发生了变化。挨欺负了不用咱出手,有黄MM的打狗棒法帮咱出气。想成为武林高手?没问题。桃花岛武功随便学,打狗棒法随意耍,九阴真经纵横大都市总之有了黄蓉这个伪师父,真老婆之后,一切都变的精彩了!...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不牛逼不拉风的低端业余玩家甄浪,被班花拒绝后,偶然得到一块来历神秘的智能芯片。从此,一个游戏界的传奇诞生了。那神一样的操作妖一样的走位魔一样的意识,令无数高端玩家失声惊呼挂了吧?事实证明,甄浪注定是泡不到班花的男人。因为,千姿百态的系花院花校花,风情各异的美女老师女神主播,纷纷闯进了他的生活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