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轩阁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救荒活民(第1页)

那个时空,刘攽与王安石虽然交情甚好,但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他多次上书宋神宗,反对变法,还写了一封信给王安石,直指新法尤其是“青苗法”在施行过程中的弊端,王安石却丝毫不为所动。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富国利民,因此,言谈中往往“利”字当先,这为许多清高的士大夫所鄙薄。有一次,同僚闲谈,有人向王安石献计说:“放掉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用来造田,当获利无穷。”有思维惯性的王安石没意识到这是人家拿他开涮,兴奋地问道:“那梁山泊的水何处可容呢?”刘攽在场,立马接上话茬儿,一本正经地说:“在梁山泊的旁边,再掘一个八百里泊,就可容了。”王安石听后大笑,幡然醒悟。

除此之外,刘攽说话,常常出人意料,幽默中见智慧,奇崛中见锋芒,鞭辟入里,一针见血,次次把同僚讥讽得体无完肤。他曾在门下省任给事中一职,这是一个给文件把关的职位,皇帝下诏、大臣上书,如给事中认为失宜或者错误的,会提出驳正。当时,侍读学士郑穆以年老为由提出退休申请,申请传到刘攽手头,他问同僚,郑学士今年高寿?回答说七十三岁。刘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才七十三岁,那千万不能同意他的退休请求,且让他留到八十四岁。”原来,在宋哲宗的邀请下,已年过八十、退休多年的老领导文彦博又重新出山,担任宰相。然而宰相是朝廷重臣,需要思维敏锐、精力充沛,一个头眼昏花、行将就木的耄耋老人,如何能处理好军国大事呢?刘攽此语,实际上是讥讽文彦博尸位素餐、贪恋权位。后来,文彦博听说了,“甚不怿”,非常不高兴。

他又与苏东坡来往一生,最为投契,堪称金石之交。两人经常在一起诗酒唱酬,乐不知返。刘攽晚年患风疾,也就是麻风病,须眉脱落,鼻梁断坏,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与朋友们吟诗畅饮的雅兴。一次,几个好友在刘攽家聚饮,席间商定套用古人联句相戏,轮到苏东坡时,他改了刘邦的《大风歌》,拿刘攽的病相打趣说:“大风起兮眉飞扬,安得猛士兮守鼻梁。”刘邦与刘攽发音接近,而翻改的联句既合韵律又合情境,闻者纷纷笑倒,唯独刘攽怅恨不已,他恨的不是病情遭到戏谑,他恨的是戏谑了别人一辈子,人之将死,却被苏东坡狠狠地戏谑了一回。显然,斗嘴敌不过、斗智拼不赢,这才是他最在乎的。

但这个时空,王安石、苏轼皆逝去,刘攽却正当壮年,架空就是这么不讲理。

修史的日子既枯燥又充实,于冯过而言,翰林院有着全大定最丰富的藏书,藉修史之名可是借出了不少孤本典籍,精神世界异常饱满。

转眼到了八月,冯居庸夫妇带着冯辸、冯迅转回上饶,冯去疾见书局生意稳定下来也离开京师,偌大的冯宅空旷了许多。

倒是陈亮的夫人带着儿子来到汴京,暂住在冯宅,算是填补了“人气不足”的空缺。嗯,陈夫人唤作何淑真,义乌官塘人何恢次女。与陈亮生有五子二女。陈沆、陈沦、陈沃皆已成亲,四子陈涣被“操作”进了国子监,五子陈涵尚幼。长女陈缪,嫁适同里邑庠生朱润;次女陈缯,嫁适同里邑庠生吴合。

七月,两浙连遭旱灾、蝗灾,继发瘟疫,吴越饥疫死者近半,以越州灾情最为严重。时任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的赵抃,临危受命,赴任越州知州。赵抃视察赈灾发现,各县官府均颁布告示,严令禁止哄抬米价;大米受制于平价,人人皆能负担,可饥民依旧漫山遍野,而获捐余粮几乎耗竭,官粮又调配迟缓,灾情毫无缓和迹象。赵抃上奏朝廷请求从外地调粮平抑粮价、赈济灾民。

粮食粮食,又是粮食。

这几年灾害不断,河决恩州清河埽;京东西两河等地水灾;江南干旱、蝗虫成灾;河东地震,等等。

处处赈灾,委实令朝廷疲于奔命,这赵抃被委以重任就不能好好的解决此事?仍是申请调粮赈灾?可朝廷也没有余粮哪。

自然灾害频仍,极端天气不断,艰辛困顿的自然只能是广大的底层百姓。

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寒冷时期,发生在西周时期,历时大约三百年左右。据竹书记年记载,武王伐纣灭亡商朝的同时,顺便将虎豹等猛兽赶出了中原,使中原百姓恢复了安定的生活。但事实上,猛兽并不是周武王赶走的,而是因为天气寒冷,主动退出了中原地区。第二个寒冷时期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时大约六百年,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当时北方树木的发芽时间,要比现代晚了半个月左右,可见当时冬季之漫长。第三个寒冷时期便发生在大定,历时百余年,北方大雪漫天,江南洞庭湖等湖泊全部封冻,黄河封冻也是常态。

雪灾、水灾、旱灾、蝗虫、黄河决堤,接踵而至的灾害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并加剧了贫富分化。

就譬如粮食,虽然朝廷在各地都设有常平仓,但一旦遇到灾害,储备粮便无异是杯水车薪。事实上,粮食多囤积在粮商及豪门大户手上,普通百姓家里存粮极少,一旦遇灾便难以为继。

世上不缺善人,但更不缺奸商,灾害来临之际,能指望他们竞相出手赈济?

工部、户部这两个职能部门也无有应对良策,干脆装死甩锅,极力要撇清干系或者说减轻责任。

那个时空,冯过是经历过饥饿的,感同身受,第一时间联系冯去疾购粮捐给灾区,算是尽一份心力。

他又想起那个时空救灾二事,一是范仲淹,一是赵汴。

吴州、两浙路爆发大饥荒,杭州灾情特别严重。当时在杭州就职的范仲淹,先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

他发现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于是他就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

另外,他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现在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都去募工兴建寺庙。他又募工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使得每天募集的工人数多达一千。

做了这二件事情后,范仲淹就把粮食的收购价格提升到了一斗粮食一百八十钱(之前是一百二十钱),大家都不明白他的做法。范仲淹来不及解释,接着命令部下沿江多张贴榜文,详细描述了杭州饥荒的情况以及米价上涨的行情。

粮商们听说后,便争先恐后地往杭州运粮,认为到杭州可卖个好的价钱。但当粮食聚到一起后,范仲淹立即将米价降到原来的价格,紧接着又降到一斗一百钱,这让百姓们不仅能买到低价的粮食,而且得以顺利度过饥荒。

朝中台谏官员为此事弹劾范仲淹,说他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还在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

范仲淹上奏给出了谜底:“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两浙路又有灾荒,“米价踊贵,饥死者相望”。诸州政府为平抑粮价,皆在“衢路立告赏,禁人增米价”。米价虽然控制住了,但市场上却没有多少米可以出售。当时在越州任太守的赵抃,则反其道而行之,命人贴出公告,宣布政府不抑粮价,有多余粮食之人尽管“增价粜之”,想卖多少价钱就卖多少价钱。如此一来,各地米商见有利可图,纷纷运米前往越州,很快越州的商品粮供应充足,米价也跌了下来。

这则故事记录在明代冯梦龙编撰的《智囊全集》中。冯梦龙讲完故事后评论说:“大凡物多则贱,少则贵。不求贱而求多,(赵抃)真晓人也。”而对“禁人增米价”的政府行为,冯梦龙则讽刺道,“俗吏往往如此。”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赵抃比俗吏的高明之处,是他不迷信政府权力的“看得见的脚”(行政命令),而更相信市场的“看不见的手”,正好谙合经济自由主义。

二人救灾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冯过查了查,这个时空并未有相似之事发生。

虽然“增价粜米”用以赈灾貌似荒诞,但确是切实可行的,且见效极快。一念于此,冯过当即就此事写下条陈去找大领导费宏,详细解说其中奥妙。怕费宏一家之言难以让上头拍板,他又连续拜访了资哲、辛弃疾、杨廷和、李格非,力推此事。

利国利民,自需用些心思。至于能不能成功,那便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了。

他又铺开纸,端端正正的写下:

“救荒活民书!”

浮屠神卷  精灵:卧底的我,直接掌控火箭队  悲剧中残余的幸福(短、中篇H)  妙妙煮粥  徐太太她来自山海经  综漫女王蜂浪漫史  受制  军痞老公狠狠爱  【GB/女攻】囚笼  家暴男人的幸福生活  再嫁记  各种短篇放置处  [穿书]娇软小美人被老公们艹翻了  闲云寻仙录  我,鬼丸猛,称霸从柯南世界开始  温柔小意  捆绑癖霸总与肉肉女  蛊惑(兽人NP)  逃离肉欲校园  洗脑  

热门小说推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由作者绵绵妙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时空冒险传奇

时空冒险传奇

我是空间的旅人,时间的行者我追逐真理,寻觅起源我行走诸天,求真万界我是传道者,亦是冒险家。另外,我真的很凶,超凶(看封面)!声明1本书尽量走合理认知世界的路线,有自己的观点设定,不喜勿扰!声明2本书中的内容并不真科学,并不全合理,因为没有实际基础,纯属作者菌的蘑菇想法,作者也写不出全无bug的小说。...

篮坛第一外挂

篮坛第一外挂

林易先是用Crossover在三分线弧顶晃开了防守人的重心,紧接着用山姆高德过掉了补防的阿里扎,哇靠!不看人传球,队友空了!不,队友选择高抛,漂亮的空中接力!等等,怎么有点奇怪呢?因为完成以上动作的是一位七尺大个。这是一段热血沸腾的篮球故事。书友群484028022,欢迎大家进群聊天!...

我的绝美御姐老婆

我的绝美御姐老婆

聚焦巅峰火爆畅销他是世界闻名的巅峰杀手,却被家族逼婚,与美女总裁住在了一起。彼此看不顺眼却又不得不同居,萧凡决定回学校散散心,可是...

校园逍遥高手

校园逍遥高手

高手从来都是寂寞的,可是我却想做一个逍遥高手京城世家子弟楚修为了逃避家族逼婚,远走他乡,哪里想到却因此卷入了更多的桃花之中各色美女与他纠缠不清,就连那霸道的未婚妻也是不远千里追来面对这等桃色劫难,楚修只有一个念头我想回家!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校园逍遥高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